你是不是也常問:「MLB 到底怎麼打?162 場比賽怎麼算?誰有資格進世界大賽?」這篇就是為台灣球迷量身打造的 MLB 懶人包。
我們會用最白話的方式,帶你搞懂 賽制、規則、參賽隊伍資格,再加上實用觀戰與投注小提醒,讓你下次看球或下注不會一頭霧水。
MLB 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能風靡全球?
全球最頂尖的棒球舞台
MLB(美國職棒大聯盟)是全世界最高層級的職業棒球聯賽,歷史超過一百年。它由 美國聯盟(AL) 和 國家聯盟(NL) 組成,各 15 隊,共 30 隊。
台灣球迷為什麼著迷?
- 天天有比賽:一季 162 場,幾乎每天都有精彩比賽。
 - 故事滿滿:從「 魔球 」到「 世紀全壘打王 」,每支球隊都有傳奇。
 - 投注市場大:MLB 在台灣運彩中也是熱門項目,玩法比棒球賽本身還多元。
 - 旅美球員效應:王建民、陳偉殷、張育成等人,都讓 MLB 與台灣觀眾連結更深。
 
MLB 例行賽怎麼打?
例行賽規模
- 每隊一年打 162 場比賽,從 4 月打到 9 月。
 - 主客場大約各一半,球隊必須應付連續作戰和長途移動。
 
對戰安排
- 球隊除了打同分區的對手外,也會和跨聯盟球隊交手。
 - 這讓「宿敵大戰」和「跨聯盟經典對決」變得超有看頭,比如洋基 vs 大都會的「紐約大戰」。
 
賽程影響的細節
- 長途旅行:從美東飛到美西,時差+舟車勞頓會影響球員狀態。
 - 天氣:早春比賽在芝加哥可能冷到結冰,夏天在德州又可能熱到 40 度。這些都會改變比賽節奏。
 
季後賽資格怎麼算?
分區制度
MLB 分成兩大聯盟(AL、NL),各自再分成東區、中區、西區。每區 5 支球隊,所以總共 30 隊。
季後賽名額
- 分區冠軍:各區第一名直接晉級。
 - 外卡(Wild Card):沒拿分區冠軍,但勝率排名靠前的球隊也能進入季後賽。
 
季後賽路徑
- 外卡系列賽:外卡球隊之間短系列賽,誰贏誰晉級。
 - 分區系列賽(DS):五戰三勝制,分區冠軍 vs 外卡勝出隊伍。
 - 聯盟冠軍賽(LCS):七戰四勝制,決定誰能打世界大賽。
 - 世界大賽(World Series):AL 冠軍 vs NL 冠軍,七戰四勝制,最終冠軍誕生。
 
簡單一句話:例行賽打進前段班,分區冠軍或外卡都能拿到「門票」。
MLB 規則,你一定要懂的幾個重點
一場比賽怎麼算?
- 正規比賽是 9 局,雙方各有攻守。
 - 如果打完 9 局還平手,就進入 延長賽,直到有人贏為止。
 
指定打者(DH)制度
- 美聯長期使用 DH,投手不用打擊。
 - 國聯過去沒有,但近年已經跟進,兩聯盟都一樣。
 
投手運用
- 先發投手:比賽開局的投手,通常要撐 5–7 局。
 - 牛棚投手:中繼、後援、終結者,決定比賽尾聲走向。
 - 投手調度是 MLB 最有學問的地方之一,教練要精算每一顆球。
 
天氣影響
- 下雨延賽很常見,通常打滿 5 局才算正式比賽。
 - 沒打滿就取消,通常會補賽。
 
怎麼看誰最有機會進季後賽?
- 分區競爭強度
如果分區內隊伍都很強,勝率再高也可能被擠掉。 - 球隊勝率
.550 以上的勝率,通常就是有力爭奪季後賽的球隊。 - 投手深度
季後賽七戰四勝制,先發+牛棚要夠強,才能一路打下去。 - 球員健康
一個主力打者或王牌投手受傷,可能整季就報銷。 
台灣球迷特別要注意什麼?
時差問題
MLB 比賽通常在美國晚上,換算台灣就是清晨或凌晨。如果要看直播或跟盤下注,得先算好時間。
運彩平台規則
不同平台對「延長賽」或「中斷比賽」有不同規範。下注前一定要確認規則,避免出現糾紛。
數據來源
MLB 的數據非常龐大,需要完整資訊的球迷建議使用:MLB官網、ESPN、Yahoo體育。
這些網站能幫助你判斷投手、防守、打擊狀態,而不是只靠新聞或直覺下注。
MLB 重點整理
- 例行賽:每隊打 162 場,勝率高的隊伍才能往前走。
 - 季後賽:分區冠軍+外卡 → 分區系列賽 → 聯盟冠軍賽 → 世界大賽。
 - 比賽規則:9 局制、延長賽、DH 制度、投手調度要懂。
 - 台灣觀眾注意:時差、運彩平台規則、數據來源,都是觀戰+下注的關鍵。
 
掌握這些重點,下次看 MLB 賽季時,就不會霧煞煞。不管是純粹享受比賽,還是想在投注市場找到優勢,這篇就是你最完整的 MLB 入門到進階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