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願明星格鬥賽 – 比賽制度、量級與規則完整介紹

第23屆拳願 主視覺海報

拳願明星格鬥賽 | 臺灣最具影響力的素人格鬥賽事品牌

拳願明星格鬥賽(Fist of Faith,簡稱 FOF) 是臺灣近年崛起、以「 素人也能上擂台 」為理念的格鬥賽事品牌。

它以推廣 全民格鬥運動 為核心,打造出一個兼具娛樂性與競技性的舞台,讓一般熱愛格鬥的民眾有機會在安全、合法的環境中挑戰自我。

自創辦以來,拳願明星格鬥賽 已舉辦超過 22 屆大型賽事,累積了數千名參賽者與觀眾,並逐步發展成台灣最具指標性的素人格鬥平台之一。

其賽事風格結合 專業格鬥精神 與 娛樂元素,吸引了許多 格鬥愛好者、健身族群 以及關注 體育文化 的觀眾關注與參與。

拳願 – 活動核心宗旨與未來發展方向

拳願的核心宗旨在於 推廣 健康運動與格鬥精神,並透過 標準化 的賽事制度與嚴格的安全規範,降低素人參賽的門檻。
主辦方希望藉由此平台,鼓勵更多人從觀眾走向擂台,體驗格鬥的真正意義 —— 勇氣、紀律與自我挑戰。

同時,拳願的長期目標是讓 格鬥運動 在台灣走入主流,並逐步與亞洲其他地區接軌,發展出兼具本地特色與國際規格的品牌形象。

拳願 – 理念與價值

拳願強調三大價值核心:

  • 公平:比賽採公開制度與專業裁判機制,確保選手在平等條件下競技。
  • 熱血:每場對戰都展現選手對格鬥的熱情與信念,傳遞挑戰極限的精神。
  • 尊重:推廣運動家精神,尊重對手、尊重舞台,也尊重每一次拼盡全力的對決。

拳願明星格鬥賽 | 比賽制度與規則

拳願明星格鬥賽(Fist of Faith,簡稱 FOF)是臺灣專為各界格鬥愛好者設計的高規格比賽平台。

它以「 安全、公平、專業 」為核心,透過完整的量級制度、賽事規範與安全機制,讓不同程度的選手都能在可控風險下進行真實對戰。

其比賽架構仿照國際格鬥賽事模式,並針對台灣素人選手量身制定規章,以提升賽事的競技性與觀賞性。

一、參賽資格

參賽者需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1. 年滿 18 歲且身心健康,並須於報名時簽署 健康聲明 及 主辦單位同意書。
  2. 需具備 基本格鬥知識 或 訓練經驗,主辦方有權根據報名者狀況決定是否核准參賽。
  3. 所有參賽者皆須在報名後完成 體檢 及 秤重 手續,以確保比賽公平與安全。
  4. 比賽當日 若體重不符所報名量級標準,或違反安全規範,主辦單位可 取消 其參賽資格。

二、量級制度

在拳願明星格鬥賽中,選手的分級依據體重進行區分,並採用「 磅(pound) 」作為秤重單位。所有參賽者需於比賽首日上午完成過磅程序,並符合對應量級標準方可參賽。

賽事的量級制度重點說明:

  1. 每位選手有 1 磅的彈性空間,超過此範圍則可能面臨扣分或喪失參賽資格。
  2. 在比賽配對與實際對戰中,若選手體重超出所屬量級,將依超重程度處分如下:
    • 超重 1.0 至 3.0 磅:比賽總分扣 1 分。
    • 超重 3.0 至 5.0 磅:比賽總分扣 2 分。
    • 超重超過 5.0 磅:取消參賽資格。
  3. 官方對於各量級的劃分如下:
體重範圍(公斤)體重範圍(磅)
60 – 65 kg135 – 145 lbs
66 – 71 kg145 – 155 lbs
72 – 77 kg155 – 170 lbs
78 – 83 kg170 – 185 lbs
90 kg 以上185 lbs 以上

整體來看,這套量級制度不僅確保對戰的公平性,也讓選手能根據自身體重條件參與適當的對決組別,提升比賽的安全性與觀賞性。

三、賽場制度

拳願設有兩大主要比賽制:

組別回合設定休息時間適用對象與特色
天道組每回合 50 秒,共 3 回合每回合休息 30 秒適合 初學者 與入門選手,注重安全與節奏感。
地獄組每回合 2 分鐘,共 3 回合每回合休息 1 分鐘強調體能與技術耐力,適合有訓練基礎者。

每回合開始與結束皆由裁判敲鐘提示,倒數最後 10 秒會敲擊三聲作為提醒。如遇平手則進入加賽。若選手無法繼續作戰或裁判判定不宜繼續,賽事可提前終止。

四、格鬥賽計分制度 & 勝負判定方式

在拳願明星格鬥賽中,勝負的判定方式兼顧專業性與透明度,透過裁判評分制度與場上實際情況共同決定比賽結果。以下為詳細說明:

計分制度( 10 分制評分系統)

  1. 每場比賽皆由 三位評審裁判 進行評分,採用「 10-Point Must System 」。
  2. 每回合 勝方 固定獲得 10 分,敗方則依表現狀況獲得 9 分或更低(最低至 6 分)。
  3. 三個回合結束後,將累積各回合得分,總分較高者獲勝。
  4. 若出現三位裁判意見不同,則需至少獲得其中 兩位 裁判的支持,才能確定比賽勝方。
  5. 如一位選手獲得兩位裁判認定為勝利,而第三位裁判判為平手或對手勝利,則仍以多數決原則判定比賽結果。

勝負判定方式

拳願明星格鬥賽的最終勝負可透過以下幾種方式產生:

  1. 裁判判定勝利:根據三回合累積總分,經三位裁判打分後產生勝方。
  2. KO(擊倒)或 TKO(技術性擊倒):若其中一方無法繼續比賽,裁判可立即終止比賽並宣布勝方。
  3. 選手主動棄賽:若任一選手於比賽中主動提出棄賽請求,裁判將立即結束比賽,並判對方勝出。
  4. 延長回合中犯規扣分致平手:若比賽進入延長賽且出現因犯規扣分導致最終平手的情況,則該名犯規選手將被判定為敗方。

這套制度在保障比賽公平性的同時,也兼顧了賽場的即時性與安全性,是目前素人格鬥賽事中常見且受信任的計分與勝負判定機制。

五、警告與取消資格機制

拳願明星格鬥賽對於場內外違規行為設有明確處理機制,透過警告、扣分乃至取消資格,確保比賽秩序與選手安全。以下為相關規範:

  1. 若選手對比賽場內外工作人員或裁判有不當言行( 如謾罵、輕蔑、干擾裁決等 ),主辦單位有權給予警告,甚至直接取消其參賽資格。
  2. 選手若 不服從 裁判指令、違反賽事規則,或有違運動道德的行為,將視情節嚴重程度由裁判給予口頭警告、扣分處理,甚至判決失去比賽資格。
  3. 累計 三次 警告即構成失格條件。每次警告將被記錄於評分表中,並列入該場比賽的最終總分。
  4. 若出現 嚴重 犯規( 如攻擊後腦、下體、脊椎等危險部位 ),導致對手 受傷 或 昏迷,裁判有權立即終止比賽並視情況裁定勝負。
  5. 若選手因 視角 或 反應誤判 而發生疑似犯規,可主動向裁判解釋,視情節得以減免處分。
  6. 任何 蓄意 造成對手傷害的動作,若評估為 重大違規,可直接 取消 比賽資格,不再給予補賽或延賽機會。
  7. 當比賽 延長至加時回合 期間若選手仍有犯規行為,其扣分將影響最終判決,並有可能直接導致敗北。
  8. 醫師 評估選手因傷影響比賽安全,得建議延賽一次,延長時間上限為1分鐘;如仍不符安全條件,則判為棄賽或取消資格。

整體而言,拳願明星格鬥賽在賽制上具備嚴謹的警告與處罰機制,兼顧比賽 公平 與場上選手的 健康 風險控管。

六、綜合格鬥規則及犯規種類說明

當拳願明星格鬥賽採用 MMA( 綜合格鬥 )賽制時,將依據其特定規則進行比賽。為確保選手安全與比賽公平性,主辦單位明定以下攻擊技術與禁止動作:

允許攻擊部位與方式

選手可使用以下肢體部位對對手進行攻擊( 須穿戴拳套 ):

  • 掌、拳、手刀、肘、手背
  • 腿部、膝部
  • 摔技(摔倒、摔投)

上述攻擊僅限於對手身體可攻擊部位,並需在控制與安全範圍內施展。

禁止動作與犯規類型

以下為 拳願 明訂之禁止動作與嚴重犯規,違反者將視情節扣分、警告,甚至取消比賽資格:

  1. 暴力與不當行為
    • 噴液體( 如:吐口水、血液、汗水等 )
    • 指甲過長、抓刮對手、攻擊眼部、咬人
    • 拿對手頭部或臉部作為支點進行攻擊( 含口鼻 )
    • 扯頭髮、揪鬍子、拉衣物或小褲、扯毛
  2. 攻擊違禁部位
    • 後腦、脊椎、頸部、喉嚨
    • 胸椎、腰椎、下體、膝蓋、腳踝
    • 在「 地板姿態 」下攻擊頭部或頸部
  3. 鎖技限制
    • 禁止扭轉脊椎與施壓背部之鎖技,包括但不限於:
      • NECK CRANK( 扭脖 )
      • BOSTON CRAB( 波士頓蟹 )
      • CAN OPENER、CRUCIFIX
      • KNEE BAR、SULOEV STRETCH
    • 僅限上半身鎖技,且不可影響脊椎位置
  4. 摔技限制
    • 禁止 將對手以頭部著地摔擊( 如:PILE DRIVING )
    • 禁止 拋擲過肩或超過高度造成重摔
  5. 地面攻防限制
    • 當雙方進入 地面糾纏 狀態時,裁判會以 15 秒為上限觀察攻防轉換是否有效。
    • 若 15 秒內無積極行動或消極防守,裁判可 強制 站立並重新開始。
  6. 防守與迴避限制
    • 長時間抱腿不反擊、持續後退逃避交戰、過度依賴場邊角落將被視為消極比賽。
    • 視情況給予 警告 或 扣分 處分。
  7. 額外補充規則
    • 當對手靠近 邊角 無法有效反應時,不得使用前衝擊壓或對頭部急速爆擊技術。
    • 任意在地面或牆角反覆進行同一動作壓制對手亦可能構成犯規。

七、綜合格鬥比賽裝備與安全規範

為確保 比賽安全 與 公平性,拳願明星格鬥賽對參賽選手的裝備有明確規範。所有選手 均須依照官方規定穿戴經檢驗的標準器材,並經現場人員審查通過方可參賽。以下為主要裝備與安全規定說明:

1.必要裝備項目

  • 手綁帶:選手需自備棉質手綁帶,寬度不得超過 4.5 公分,長度限制為 5 公尺以內。
  • 拳套:依量級配發 10oz 至 12oz 拳套,由主辦單位提供並統一管理。
  • 防護裝備:
    • 必須配戴:護齒、護襠
    • 建議配戴:頭盔、護胸(特別是參加「天道組」初階組別的選手)

2.服裝與穿著要求

  • 比賽期間 嚴禁 穿戴任何 項鍊、戒指、耳環、金屬飾品。
  • 禁止 穿著 非 運動用或具危險性的衣物參賽(如有拉鍊、釘釦或裝飾物)。
  • 比賽服裝應保持 整潔、合身,不得裸露上身或穿著鬆脫裝。

3.器材標準與使用限制

  • 手綁帶規範

限用白棉材質,寬不超過 4.5 公分、長度不超過 5 公尺。

僅允許手部包覆使用,不得延伸至手腕外過多區域。

  • 拳套使用說明

所有拳套皆須經官方檢驗,並由現場統一提供。

禁止自備或修改拳套使用,以確保比賽公平性。

  • 防護用品配戴

男性選手 需強制配戴護襠,所有選手皆須配戴護齒。

頭盔與護胸非強制項目,但主辦單位強烈建議「 天道組 」初學者配戴。

  • 特殊材質限制

禁用 任何尖銳物、金屬、玻璃纖維等潛在危險材質。

裝備出現破損、異常、未通過檢驗者不得上場。

4.選手注意事項

  • 比賽前須通過 裝備檢查,如 未 符合規定將禁止參賽。
  • 選手 不得 將任何裝備交由他人穿戴或共用。
  • 所有器材與服裝異常情況,須經工作人員 核可 或 即時更換。

八、綜合格鬥比賽流程

拳願明星格鬥賽的整體比賽流程嚴謹且具系統性,從選手報到至賽後評分皆有明確規範。以下為比賽的標準流程說明:

  1. 選手報到與準備階段
    參賽者完成報名與體檢後,將依 量級 進行抽籤分組,主辦單位同時安排秤重與賽前規則說明會。
  2. 集結與入場程序
    比賽當天,選手進入比賽區域前需遵從主裁指示,保持運動家精神並完成賽前集結。
  3. 比賽開始與計時
    主裁判於選手與雙方教練確認完畢後,宣布比賽開始,並由計時員同步啟動計時器。
  4. 比賽進行中
    整場比賽過程中,主裁判將 全程監控 選手行動,確保技術攻防合乎規範並維持比賽公平性。
  5. 突發情況處理
    若選手於比賽中出現 受傷、違規 或 其他異常情形,主裁判有權 暫停比賽,並視情況決定是否 繼續、終止 或 進行處罰。
  6. 比賽結束與勝負判定
    當比賽時間結束,三位評審裁判 將根據選手整體表現與計分制度打分,並由主裁宣布最終比賽結果。
  7. 頒獎與晉級
    勝方將獲得 獎盃、晉級資格 或 進入 年度總決賽,視該場賽事安排而定。

九、格鬥賽附則與特別規範

為因應比賽現場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拳願明星格鬥賽訂有一系列附則與額外規範,確保賽事流程順利與選手安全。以下為相關說明:

MMA 賽事特別規定

  1. 場內隔離規範
    比賽進行期間,參賽選手 不得 與觀眾或非參賽人員交流。違者將視情節給予警告,嚴重者可被 取消 參賽資格。
  2. 禁止賭博行為
    所有形式的 賭博行為 皆屬 違法,若於 比賽場地內 進行相關行為,將被 立即 取消資格並追究法律責任。
  3. 遵守流程安排
    選手須依照 主辦單位 於比賽當日安排的時程及規定完成 報到、檢錄 等作業。若未能準時到場或配合流程,主辦方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附則與例外處理

  1. 規則修訂彈性
    本規則若有未盡之事宜,主辦單位得視現場情況進行 補充 與 修訂,並於賽前通知所有參賽選手。
  2. 報名即視同同意規則
    凡完成報名之選手,即視為 同意 並 遵守 所有賽事規範,若因違反而導致相關結果,責任自負。
  3. 最終解釋權與裁決權
    本規則所有內容與爭議事項的最終解釋權與裁定權,皆歸屬於 主辦單位 及 裁判團隊。

拳願獲得多方企業贊助

拳願明星格鬥賽合作廠商

除了冠名贊助商 AT99競技體育,拳願還獲得多家企業的支持,共同推動台灣格鬥運動發展。

KC.WINWIN、承億酒店、HBD、VERVE 等企業都是拳願的贊助夥伴。戰神 MARS 提供營養補充品支援,蔡式釀酒、META WATER 提供飲品贊助。撒隆巴斯作為運動防護品牌,為選手提供賽後恢復支援。清淨海和孔雀香酥脆等民生品牌的加入,也展現拳願賽事的多元吸引力。

有了這些 贊助商 的支持,拳願能夠持續提供高額獎金 ( 素人組 2.5 萬、阿修羅組 5 萬 ) 和專業場地設施。每三個月舉辦一次的大型賽事,在台灣北中南巡迴,都需要大量資源投入。多家企業的共同支持,確保拳願能維持高水準的賽事品質。

拳願明星格鬥賽的特色與吸引力

拳願明星格鬥賽的魅力,不僅來自激烈的 擂台對決,更在於它所打造的「 全民格鬥文化 」。

這場賽事將 競技、娛樂 與 教育 融合,讓格鬥不再只是職業選手的舞台,而是 任何人 都能參與、學習與挑戰自我的運動盛會。

全民參與,素人也能登場

拳願 主打「 一般人也能上擂台 」的理念,讓沒有職業背景或訓練經驗的格鬥愛好者,也能透過規範化制度站上舞台。

這種 開放參賽 的機制,讓格鬥運動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專業競技,而是一種實現 夢想、挑戰自我 的新選項。許多參賽者因此從觀眾變成選手,親身體驗真實對戰的壓力與熱血。

高度安全與專業制度

為確保比賽 安全,拳願設有完整的 醫護團隊、裁判 與 安全監督制度。所有比賽皆依據 國際格鬥規範 調整,並在現場配置急救人員及醫療設備。

此外,賽事前須通過體檢、秤重與規則說明,讓每位參賽者都能在 公平、安全 的條件下比賽。這種專業規範的導入,不僅提升了比賽品質,也讓觀眾對拳願賽事更具信任感。

結合娛樂與實境節目

拳願的另一大亮點在於結合娛樂性與實境節目的創新形式。

官方打造的《 拳願之星 》選拔賽,以 實境拍攝 方式記錄選手 訓練、備戰 與 心理歷程,同時結合 舞台表演、人物故事 與 網路互動,讓比賽不僅僅是一場對戰,更是一段能引發共鳴的旅程。

這種跨界整合的娛樂模式,也成功吸引了更多非格鬥族群的關注。

社群媒體與新世代行銷

拳願積極經營 數位平台 與 社群媒體,將賽事內容上架至 YouTube、Instagram、Facebook 等渠道。拳願選手的精彩片段 與個人故事經常在 社群 間擴散,引發高度話題討論。

許多參賽者更因在拳願賽事中表現亮眼而累積粉絲,甚至成為具人氣的 運動自媒體人物。這種以 社群 為核心的曝光策略,使 拳願 逐漸成為台灣年輕世代最熟悉的格鬥品牌之一。

臺灣在地格鬥文化的代表

拳願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臺灣格鬥文化在地化與普及化的象徵。它讓格鬥運動 脫離 傳統職業框架,變得更 貼近 一般民眾的生活。

從 北 中 南 各地的 素人賽 到 大型主舞台賽事,拳願逐步推動全民運動風氣,也促進了台灣格鬥產業的發展與社會對格鬥精神的認同。

拳願明星綜合賽的特色

特點類別說明
全民參與任何人皆可報名參賽,強調開 放性 與 挑戰精神。
專業制度醫護 與 裁判制度 完善,遵循 國際規範。
娛樂整合結合 實境節目 與 表演性質,提升觀賞與參與度。
媒體影響社群 曝光高,擁有 龐大 線上觀眾群。
文化推廣成為推動 台灣格鬥運動 普及的重要力量。

拳願明星格鬥賽不僅是一場 體能競技,更是一場 文化革新。它讓格鬥回歸「 勇氣 與 信念 」的本質,並以全民參與的形式,重新定義了台灣新世代對 運動 與 自我挑戰 的態度。同時也為 臺灣格鬥運動 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舞台與故事。